2009/04/03

愛因斯坦錯了嗎?

2009/04/03 第155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深度報導 狹義相對論的危機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火箭的前世今生

發燒新鮮事 電漿火箭發射!

本月優惠活動 訂科學人+相聲國寶,獨享超值優惠

好康報報 電漿火箭前進太空」講座,歡迎報名
狹義相對論的危機
 
撰文╱艾伯特(David Z Albert)、加千(Rivka Galchen)
翻譯╱張明哲

 

如同許多量子效應一樣,纏結這種現象牴觸了我們對世界最根本的直覺,也可能危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重點提要

■我們所經驗的宇宙裡,只有碰得到的東西才會直接受到我們的影響,因此這個世界似乎具有「局部性」。
■然而,量子力學透過「纏結」的性質,使兩個粒子不需中介就可互相同步,展現出超距作用。這是一種「非局部效應」。
■非局部效應不僅違反直覺,對狹義相對論也造成了嚴重的問題,物理學的根本為之動搖。

如果要移動一顆石頭,根據直覺,就是得去推它,或是拿一根棍子去碰觸它,或是下達指令,透過空氣振盪傳播到某個人的耳朵,叫他手持棍子去戳石頭,或是其他類似的辦法;更直截了當地說,這直覺意味著東西要緊靠在一起,才能發生直接影響。如果A不在B旁邊,但卻能影響它,那效應一定不是直接的,而是以一連串事件做連結,每個事件直接影響下一個,經由一段距離依序從A傳到B。每當我們以為找到了違反這項直覺的例外,結果總會發現並非如此,例如,扳開開關點亮城市裡的街燈(但仔細一想這是透過電線傳遞的),或是聽BBC的廣播(但我們接著會想到這是透過空中的無線電波)。至少,在日常生活經驗裡,我們是找不到的。

我們把這種直覺的想法稱為「局部性」(locality)。

量子力學顛覆了許多直覺,但沒有一個比推翻局部性來得更意義深遠。而且它為狹義相對論(21世紀物理學的基石之一)帶來的危機,迄今未能解決。

量子力學挑戰直覺

回溯至量子力學發展之前,以及用科學來探索自然之初,學者相信,理論上這個物理世界可以藉著世界最小、最基本的物理元素,得到完整的描述。也就是說,把所有物理元素的小故事集合起來,就可以完整表達出這個世界的故事。

但是量子力學違反了這個信念。粒子集合體所表現出的真實、可測量的物理特徵,有可能並非個別粒子特徵的總和,甚至毫無關聯。例如,根據量子力學,我們可以讓一對粒子相距恰好兩公尺,但是兩個粒子各自卻都沒有確切的位置。除此之外,「哥本哈根詮釋」這個理解量子物理的標準方法(於20世紀初經由偉大的丹麥物理學家波耳加以宣揚,而後一代一代傳授下去)堅持,並不是我們不知道個別粒子的準確位置,而是這個答案根本就不存在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6期4月號】


總編輯的話:火箭的前世今生
撰文╱李家維

在我的神像蒐藏裡有一位千餘年前的科學家,他是唐初的孫思邈,那翩翩風采讓我神往不已。這位被尊為藥王的孫真人,通佛、道,也是位傑出的煉丹師。他提出硫磺伏火法,混合硫、硝和碳之後,造就了我們自傲的火藥。火藥能治瘡癬和瘟疫,製作慶典爆竹、炮彈和火箭,讓中華帝國的榮耀再延續了近千年。17世紀初荷蘭人攻打澎湖,龐大艦隊的紅衣大炮震撼了明末王朝,中國的軍事科技就此沉淪,也辱沒了先人的創新。

這本錢學森傳記,我細讀過三遍,每回都唏噓緬懷。72年前他初抵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即加入學生自辦的陽春火箭社,他們自籌經費,為能升空44秒的火箭興奮雀躍。接著美國投入歐戰,要每年造五萬架飛機,研究火箭的經費因之無虞,火箭社也發展為現今聞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二次大戰結束的這一年,火箭脫離了地球大氣層,再隔四年,長程導向飛彈試飛成功,錢學森都居功甚偉,他大膽預言核能燃料將推動火箭,以及人類必能登上月球。正當意氣風發之時,他被指控是共產黨員,憤然回歸祖國,也改寫了中國懦弱的歷史,中國大陸的飛彈、原子彈和人造衛星的每項突破,都是他的心血。

錢學森的時代過去了,中國也即將登陸月球,但是這和探索宇宙的雄心相比還真渺小。傳統的液態和固態燃料都不能有效推動深太空任務,動力不足讓太空船得重重繞道,藉由星球重力來彈射協航,卡西尼號就因此耗上七年才能抵達土星。這期《科學人》介紹宇宙航行的新希望——電漿火箭,它的推力比化學火箭小得多,但卻能飛得更快更遠!而長程電漿火箭的動力來源,正是青年錢學森預言的核能。

莫以為電漿只是天上事,它也可以到我們的身體裡,扮演殺滅癌細胞的救星,這近乎科幻的情節奠基於奈米科技的潛力。台灣的科學家跨校、跨領域的結合,他們要用附有抗體的黃金奈米顆粒來標定體內的癌細胞,再以雷射啟動金粒子表面的電漿,發出的聲波能顯現癌組織的立體影像,發出的熱更可殺死致命的癌細胞,是電漿成功連繫了天上與人間。…more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9年第86期4月號】

 

 

就讓高效率的電漿引擎把新一代太空船推往太陽系之外吧!

 

電漿火箭發射!

撰文╱喬艾里(Edgar Y. Choueiri)
翻譯╱甘錫安

 

重點提要

■傳統火箭藉由燃燒化學燃料產生推力,電漿火箭則是在一群帶電荷的粒子(也就是電漿)上施加電場或電磁場,用以推進太空船。
■儘管電漿火箭產生的推力比化學火箭小得多,但是它能使用同量的燃料讓太空船達到更快的速度。
■電漿火箭的高速特性和推進劑使用效率,使它在深太空任務方面顯得格外有價值。

在黑暗的宇宙中,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曙光號」太空探測船飛出火星軌道之外,朝小行星帶前進。為了深入探究太陽系的誕生,這艘無人太空船正要前去研究「灶神星」和「穀神星」,這兩枚小行星是45億7000萬年前原始行星不斷碰撞合併、形成現今各行星後,所殘餘的最大兩塊天體。

但2007年9月發射升空的曙光號,此趟飛行值得注意的不僅是它的任務目標,還有它採用了在長途太空任務中越來越重要的動力來源──電漿火箭。有別於傳統火箭是以燃燒液體或固體化學燃料來提供動力,目前已發展出數種先進形式的電漿火箭,提供推力的方式是以電力產生並控制離子化氣體推進劑。

曙光號任務設計人員採用電漿火箭,是因為它的效率相當高,到達小行星帶所需的燃料僅為化學火箭的1/10。如果計畫人員採用化學火箭,太空船就只能飛到灶神星或穀神星其中之一,而不能兩者都去。

的確,電漿火箭(又稱為電能火箭)很快就成為長程太空船的最佳動力選擇。電漿推進技術最近一次的成功案例為NASA「深太空一號」的彗星之旅,這趟飛行是太空船完成主要任務之後,利用剩餘燃料進行的額外旅程。另外,曾經嘗試登陸小行星的日本探測船「獵鷹號」(Hayabusa),以及歐洲太空總署用來造訪月球的「聰明一號」太空船,也都是以電漿火箭做為動力來源。由於電漿推進技術展現了許多優點,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深太空任務規劃人員都打算在未來的太空任務中採用,以便探索外行星、尋找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並且以遼闊的太空當做實驗室,研究基礎物理學。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6期4月號】

2009/03/27

裸露的奇異點

2009/03/27 第154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深度報導 裸露的奇異點

發燒新鮮事 大腦為何這麼皺

科學馬戲團 遭到誤解的達爾文

本月優惠活動 知識報訂戶獨享過刊特惠

好康報報 『科學不簡單講座』電漿火箭前進太空
裸露的奇異點
 
撰文╱約希(Pankaj S. Joshi)
翻譯╱李沃龍

 

我們總以為吸納所有物質的黑洞核心——奇異點永遠神秘地藏匿在黑洞裡,其實它也可能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重點提要

■ 傳統看法認為大質量恆星最終會坍塌成黑洞,但有些理論模型卻預測那會形成所謂的「裸奇點」,這是天文物理上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
■ 裸奇點的發現會為物理學上的統一理論提供直接的觀測,對該理論的影響甚鉅。

現代科學已把許多奇怪的概念昭告天下了,但其中最詭異的,莫過於大質量恆星到達其生命盡頭時所面臨的命運。在燃燒了億萬年後,恆星的燃料耗盡,無法再支撐自身的重量,於是開始災難性的崩塌。像太陽這類大小適中的恆星會在崩塌成較小體積時,再度穩定下來;但若是質量更大的恆星,它的重力將壓過所有阻止坍塌的力量,使得恆星從原本數百萬公里的大小,塌縮成比英文字母" i "上的一點還微小。

多數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認為這個結果就是黑洞──一種具有強大重力而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離其近旁的天體。黑洞的核心是個奇異點(singularity),恆星上頭所有的物質都縮進了這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環繞在奇異點周邊的就是物質無從逃脫的空間,其邊界稱為「事件視界」。任何物體一旦進入事件視界之內,就永遠無法離開這個區域,就連物體所發出的光也會陷落其中,因此外界的觀測者再也看不到它。墜入的物體最終將撞毀在奇異點上。

然而這個描述是否真確?從已知的物理定律,我們清楚知道奇異點會形成,但不怎麼確定事件視界的存在。大部份物理學家採行的假設是視界必須存在,只因為以視界做為科學的屏障是非常誘人的概念。物理學家尚未完全釐清奇異點上究竟怎麼了:物質是被壓垮了,但變成了什麼呢?事件視界將奇異點藏匿起來,也阻隔了我們對它的探索;奇異點上可能發生各種未知的事情,但對外界不產生任何效應。天文學家在描繪行星與恆星軌道時,完全不必考慮奇異點的影響,因為不論在黑洞裡發生什麼事情,都只會留在黑洞裡。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質疑著這個一向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在許多關於恆星坍塌的學說中,事件視界並未形成,因此奇異點其實就暴露在我們眼前,物理學家稱它為「裸奇點」,物質與輻射可墜入也可彈出這個區域,也就是說,以往我們以為造訪黑洞裡的奇異點是趟有去無回的旅程,但其實你卻可以在非常接近裸奇點後全身而退,並敘述你此行的見聞。

假如欠缺事件視界的裸奇點真的存在,在奇異點附近發生的神秘事情將會衝擊外在的世界。裸奇點可以用來解釋天文學家已觀測到卻無法解釋的高能現象,並提供了一個探索時空最精細結構的實驗室。…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5期3月號】

新研究揭露了皮質皺摺是如何形成的,這項發現有助於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大腦為何這麼皺
撰文╱希爾格泰戈(Claus C. Hilgetag)、巴巴斯(Helen Barbas)
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大腦皮質就是腦部最外層有著彎曲皺摺的部份,與人類的感知、思想、情緒和行為等高層次心智有關。
■複雜的皺摺讓表面積增大的皮質可以裝入內部表面積有限的頭顱裡。
■最新發現顯示,皮質上的隆起和溝壑是因皮質內神經纖維的拉力所造成的。
■健康人和罹患源自胚胎發育時期的腦疾病(例如自閉症)患者的大腦皮質外觀不同,這些形狀差異顯示患者各個腦區間的聯繫也和正常者有別。

第一眼看到人類大腦,我們首先會注意到的就是那縱橫交錯的隆起和溝壑,這些有著彎曲皺摺的膠狀組織即為大腦皮質(又稱為灰質),約2~4毫米厚,裡面佈滿了神經元,負責調控認知、思想、情緒和行為。其他腦部較大的哺乳動物,像是鯨、狗和人類的近親大猿,也都有紋路獨特的皮層皺摺,腦部較小的哺乳動物和其他脊椎動物,腦部外觀則較平滑。這些擁有大型腦部的哺乳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皮質大幅擴增,事實上,如果把人類的大腦皮質鋪平,它的面積相當於一個特大號披薩,是頭顱內部表面積的三倍,因此人類和其他「腦大」的物種,要把皮質塞進頭顱的唯一辦法就是「摺疊」。

這些摺疊並不像將紙揉起來一樣隨便,每個人都循著一定的模式。這些摺疊原先是怎麼發生的?摺疊產生的形態是否透露了腦的功能?新研究顯示,在胚胎發育期間,神經纖維網絡會將柔軟的皮層拉扯出特定形狀,並且終生維持著,如果神經網絡在發育期間出錯,或之後因中風或創傷受損,就會對腦的形狀和神經傳訊造成深遠的影響,因此這項發現可引領診斷和與療一些精神疾病的新策略。

神經纖維的拉力造成皺摺

幾百年來,科學家不斷思索著腦部複雜的形狀。19世紀初期,德國醫生高爾(Franz Joseph Gall)提出從腦和頭顱的形狀可看出一個人的智力和個性的觀念,這個理論又稱為顱相學(phrenology)。儘管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個影響深遠的觀念卻讓科學界開始蒐集並研究「罪犯」、「變態」和「天才」的腦。到了19世紀後期,瑞士解剖學家西斯(Wilhelm His)提出假說,認為腦的發育受到一連串物理力量的引導。英國博物學家湯普森(D'Arcy Thompson)根據這個學說指出,不管是生物或無生命物質,許多結構都是物理性自我組織的結果。

這些早期學說雖然誘人,但最後卻日漸式微。人們認為顱相學是偽科學,在現代遺傳理論下,以生物物理來了解腦結構的方法相形失色,不過最近科學家使用全新的腦造影技術,並以先進的電腦分析為輔,反倒為19世紀的那些舊觀念提供了一些新鮮的證據。

1997年起,有一些線索指出西斯和湯普森有關大腦構造的想法並沒有錯。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范艾森(David Van Essen)在《自然》上發表了一個假說,指出那些連結大腦皮質不同區域、負責訊息傳遞的神經纖維,會對這層膠狀組織造成一些微弱的拉力。在人類胚胎發育的前六個月,大腦皮質都維持平滑,新生神經元會伸展出細長的軸突(axon),鉤住位於皮質其他區域內的目標神經元的樹突(dendrite),然後繫縛在一起,當皮質擴增,軸突像橡皮筋一樣拉得又長又緊;到了懷孕中期尾聲,神經元繼續形成、移動並建立連結,大腦皮質也開始摺疊;到了出生時,皮質已大致發展完全,也有了典型的皺摺外觀。…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5期3月號】

 

 

今年是達爾文的200歲冥誕,但許多人對演化及天擇仍有兩個迷思未解。

 

遭到誤解的達爾文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翻譯╱潘震澤

 

1866年7月2日,天擇的共同發現人華萊士寫了封信給達爾文,發出如下喟嘆:「有那麼多聰明人完全無法看清或理解天擇這種自發且必要的作用,一再讓我驚訝。因此我得出結論,天擇這個用詞以及你的說明方式,雖然對我等而言既清楚又優美,但對一般自然學家而言,卻不是最能打動他們的方式。」華萊士繼續寫道:造成誤解之源,是天擇這個名詞;因為該詞暗指「有個不斷守望的智慧『挑選者』存在,就像你經常拿來做比較的『人擇』,以至於讓人以為在天擇的運作裡,思考及方向是不可或缺的。」華萊士建議改動天擇這個詞,而選用史賓塞的說法:「適者生存」。

華萊士不幸言中,由上述誤解引發的兩個演化迷思,持續至今;其一是演化具有既定的方向,其二是生存完全由你死我活的競爭優勢所決定。與頭一個迷思正好相反,天擇是種過程,而非推動該過程的力量;沒有什麼人在「挑選」適合生存的生物,無論溫和如養鴿人,為選秀品種選取討好的特徵;還是惡毒像納粹黨,為滅種在死亡集中營挑選犯人,都不是天擇。天擇沒有既定方向,它無法預期怎樣的改變對未來的生存有用。我女兒還小時,我試著向她解釋演化,把北極熊當成陸生與水生哺乳類之間的「過渡物種」看待;但那是錯誤的說法,北極熊並沒有朝水生哺乳類的方向「演化」,牠們只是對極地環境適應良好。

簡單地說,某些個體擁有更適合環境的變異特徵,將比適應較差的個體留下更多後代,這樣的結果稱為「生殖成就的差異」,也就是天擇。如照第二個迷思所言,長得更高大強壯、跑得更快和競爭起來更冷血無情的個體,將繁衍更多;只不過長得較細小瘦弱、跑得較慢以及善於社交合作的個體,同樣也可能存活並繁衍。…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5期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