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0

《科學人》第99期 全球暖化,助長超級颱風?

2007/08/20 第99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頭條新聞 氣候越暖  颱風越強
發燒新鮮事 輕鬆打造鑽石般堅硬的材料
科學家觀點 和解共生:生物科學家的宗教觀點
本月優惠活動 訂∼就送您看未來、學管理、精鍊您的領袖氣息
好康報報 最後倒數!∼訂就送蘋果電腦發明人Steve Woziak
氣候越暖  颱風越強

全球暖化讓海面溫度升高,助長了颱風威力!

撰文/川柏斯(Kevin E. Trenberth
翻譯/林筱雯

 

重點提要:

1.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暖化,讓海洋溫度上升,

   並增加海面的蒸發速率,這兩個因素讓颱風

   強度更強。

2.海洋只要暖化一點點,就可能使更多的熱帶

   擾動升級成颱風,熱帶風暴的威力會增加,

   並帶來更多雨水。

3.然而,一年的颱風總數有多少,和聖嬰、反

   聖嬰現象(海洋與大氣週期性的耦合過程)大有

                                                                               關係;聖嬰現象使2006年大西洋的颶風數量

                                                                              異常稀少。

2004年的夏天似乎是個嚴重警訊:這年,四個颶風襲擊美國弗羅里達州,前所未見;十個颱風登陸日本,比過去的最高紀錄還多四個。科學家嚇壞了,提出各種理論,解釋熱帶氣旋為何增加。這些理論彼此矛盾,而對於全球暖化如何影響熱帶氣旋,意見更是分歧。

大自然就像脫韁野馬,2005年,北大西洋的夏季颶風數量再度打破紀錄,其中包括破壞力強大的卡崔娜和莉塔颶風。2006年,美國東南部的房屋保險費用大漲,但颶風總數卻遠低於預期。如全球暖化真對颶風有影響,為什麼2006年的颶風那麼少?

科學家分析天氣型態並提出理論,同時說明為什麼颶風在20042005年大幅增加,在2006年卻意外地平靜。不幸的是,理論也預言了未來我們將遇上麻煩。颶風的前身是熱帶大氣的擾動。當擾動發展成有組織的雷雨系統,開始旋轉,風速超過每小時62公里,氣象學家就會為它命名。如果系統最大風速超過每小時119公里,則稱為熱帶氣旋,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地區使用的名稱是「颶風」,西北太平洋地區稱「颱風」,印度洋地區則簡單稱為「氣旋」,在本文中,我會交替使用這些稱呼。

科學家必須先了解熱帶風暴如何形成,才能討論全球暖化對颱風的數目、大小、強度(也就是風速)有什麼影響。過去幾年,科學家發展出更細緻的模式,模擬颱風如何生成。颱風需要溫暖的海水,所以大多在熱帶地區形成。在熱帶,太陽近乎直射地球,海水吸收大部份的入射能量,並主要以蒸發作用將多餘的熱排出,當水蒸氣凝結形成雨,會釋放潛熱到大氣中。冬天,風把熱送到高緯度,再輻射到太空;但是在夏天,潛熱會一直留在赤道,並透過對流,上升到高空,對流過程造成許多現象,從積雲到雷雨都有可能,當環境適當時,雷雨群可以組成渦旋,從海洋汲取大量熱能,並形成颱風。

大氣中必須先有擾動,才能觸發渦旋形成。北大西洋的大氣擾動通常由非洲中部的西海岸傳來,非洲內陸的沙漠和海岸山脈的森林之間的溫度差異,會造成大氣擾動。其他有利於渦旋形成的條件,還包括海面溫度必須高於26℃、水氣要充足、洋面有低壓帶,以及高低緯間的風切微弱(太強的風切會撕裂新生氣旋)•••more

【意猶未盡嗎?欲參閱本文,請閱《科學人》雜誌2007年8月號】

 

 
輕鬆打照鑽石般堅硬的材料
製造超硬材料通常需要極大的壓力。

撰文/艾胥黎(Steven Ashley
譯/
甘錫安

圖片說明:                                                              現在單靠加熱即可將二硼化錸粉末(圖左)轉化為硬度足可刮傷鑽石的小團塊。

鑽石是已知硬度最高的物質,很適合用以切割岩石及其他硬物。不過鑽石價格昂貴,同時在加工含鐵金屬時,會產生較軟的鐵碳化物而逐漸消磨。切削鋼鐵的最佳選擇是立方晶系的氮化硼,它的硬度和鑽石相仿,可承受400~500億帕的壓力(鑽石則可承受700~1000億帕)。但氮化硼必須在1500℃和50億帕的高壓下,才能製造出來,因此價格相當昂貴。

有一種低壓法將能以成本較低的方式製造這種硬度超高的材料。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化學家托伯特表示:「我們希望能設計出新的高硬度材料,而不是用嘗試錯誤的方式慢慢尋找。」鑽石和氮化硼的超高硬度來自長度很短的共價鍵,使組成原子緊密結合,在各個方向都十分硬。某些「延展性超高」的金屬在兩度空間相當硬,由於其中的電子互斥力很強,因此可抵擋壓擠。但這類金屬通常較軟,因為原子成層狀排列,各層間可互相滑動。托伯特和同事發現一種提高這類金屬硬度的方法,就是添加可與原子層共價結合的元素,防止原子層滑動,但不影響其抗壓縮性。

005年,團隊成員在1000℃和大氣壓力下將鋨與硼結合,製造出抗壓縮程度與硬度幾乎等同鑽石的材料。他們在今年420日發行的《科學》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以價格較低的錸取代鋨製造出二硼化錸,其硬度約480億帕,足可刮傷鑽石,抗壓縮性也不相上下。這種方法將可製造出成本更低的超硬化學材料。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8月號】 

 
和解共生:生物科學家的宗教觀點

宗教的出現是社會生物演化的一個現象;

而教義的變化則是適者生存的一項表現。

撰文╱曾志朗

上週末下午,頂著豔陽天,在38.6的高溫中搭高鐵南下,應邀到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做一場科普演講。因為講演主題是有關個人科普寫作經驗的心得分享,就不由自主的話說當年,回憶起20幾年前應《中時晚報》之邀請,寫了第一篇有關6000萬年前恐龍家族忽然間從地球上消失的滅門血案,由不同領域、各有專長的科學家扮演現代偵探,抽絲剝繭的去尋找究竟「誰謀殺了恐龍?」,是天外來的煞星?還是被地底下奔湧而出的怒火所吞噬?

那篇文章居然引起相當多讀者的興趣,也啟動了我寫科普文章的業餘嗜好,從此就在「要使人人都成為科學人」的使命下,努力把科學新知和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基本概念,以生活逸事的手法,介紹給普羅大眾。其中有關生物演化的故事,我特別用心也介紹最多,因為我發現國人普遍對演化論的基本內涵欠缺深刻了解,雖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八字真言人人會「背」,但對「自私的基因」為何會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美德」出現在「毫無腦袋」的蟻蟲行為上就不很了解,對於「博弈理論」和物競天擇之間的關係更是毫不知情!所以我就利用寫文章、做演講時,廣為宣傳近代生物演化研究上的成就,有時也會提到生物演化和人創文明之間「突槌」的趣事。

例如,我曾經寫過一篇〈哈伯先生,做不了Spelling Bee又如何?〉的文章,介紹患有先天性失讀症的人在學習閱讀和拼字方面的缺陷,他們智力正常,計算能力(只要不是用文字寫的應用題)也不差,口語說話也很流利,就是對學習認字及閱讀文句有困難。這樣的人在以文字掛帥的現代社會當然會有適應的困難,但如果他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文字系統的社會中,則那會有什麼「症狀」可言?難怪,哈伯先生在影視為主的天地大放異彩,一口氣拿了六個大獎,包括人人稱羨的「艾美獎」!•••more

【意猶未盡嗎?欲參閱本文,請閱《科學人》雜誌2007年8月號】

 

科學人最新優惠活動

訂∼就送您看未來、學管理、精鍊您的領袖氣息!

《科學人》雜誌8月強力推薦三大優惠方案:

1. 訂《科學人》雜誌,未來領袖系列三選一的好禮!

     好禮一:「達文西的科學密碼」特展門票2張

     好禮二:《超限未來10大趨勢》 (詹姆斯 坎頓 著)

     好禮三:《海星與蜘蛛》 (歐瑞•布萊敷曼 羅德•貝克斯壯  合著)

2.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大國崛起全套DVD,幸福價5.7折!

3.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科學簡史》more

============================================================================================

好康報報

最後倒數!訂就送蘋果電腦發明人Steve Woziak

《科學人》雜誌8月強力推薦創新好禮優惠方案:

訂《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送《科技頑童沃茲尼克iWoz》自傳一本

【世界領袖創新論壇】入場卷一張。

     入場卷:台北場限量 75 張新竹場限量 35 張

      限量搶購,只到8/23(四)止……more

 

2007/08/06

《科學人》雜誌知識報

2007/08/06 第98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頭條新聞 記憶的0與1
發燒新鮮事 非請勿進
科學家觀點 總編輯的話─面對科學與宗教的衝突
本月優惠活動 創新好禮優惠方案---快看8月最新優惠!
好康報報 8月17日(五),歡迎報名科學不簡單講座!
記憶的0與1

研究人員正逐漸了解腦中記憶的貯存規則。記憶編碼的發現,將有助於設計更聰明的電腦與機器人,甚至找出探究人類心智的新方法。

撰文/錢卓(Joe Z. Tsien
翻譯/黃榮棋

 

 經歷過地震的人對地震都記憶鮮明:地面搖晃、震動、變形、隆起,四處傳來轟隆聲、破裂聲與玻璃震碎的聲音,櫥櫃門扉大開,架上的書本、碗盤與擺飾掉落一地。我們會記得地震當時發生的事情,多年後依舊歷歷在目,是因為人腦就是為此而演化出來的:從重要事件中萃取出訊息,做為日後類似狀況發生時的行為指導方針。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讓所有動物都能適應複雜與持續變動的環境。

數十年來,神經科學家試圖了解腦如何產生記憶。我與同事利用有效的數學來分析整組新的實驗,佐以可同時記錄清醒小鼠200個神經元活性的能力,發現了一種基本機制,讓腦藉此從經驗中汲取重要訊息並將之轉換成記憶。我們的實驗結果加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都指出,一個神經元到另一個神經元的線性訊號傳遞,並不足以解釋腦如何表現知覺與記憶(請見20071月號〈找尋神經編碼〉),而需要許多神經元的活動與協調。

我們的研究還指出,參與形成記憶的神經細胞群,也可以萃取出普遍化概念,讓我們能夠將日常經驗轉換成知識與想法。我們的發現讓生物學家更接近破解共通的神經密碼,腦運用這種規則,將各群電衝動轉換成知覺、記憶、知識以及最後的行為。這樣的規則可以讓研究人員發展出更順暢的人腦–機器界面、設計出新世代的聰明電腦與機器人,甚至藉由監測神經活性編寫心智密碼簿,而能解讀他人的記憶與想法。

「聰明鼠」引發的問題

我的團隊會去探討大腦編碼的方式,源自我們對學習與記憶的分子機制研究。1999年秋天,我們以遺傳工程的方法,創造了一種記憶力較好的小鼠品系。這種「聰明的」小鼠比正常小鼠學得快、記得久,我們稱牠為杜奇(Doogie),名字來自於1990年代初期美國電視劇中的天才小醫生Doogie Howser。這項研究引發了極大的興趣與爭議,甚至還上了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但這項發現不禁讓我問:記憶究竟是什麼?

科學家知道,將知覺經驗轉換成長期記憶,需要一個稱為海馬的腦區;我們甚至知道這個過程需要哪些關鍵分子,像是我們就改變了小鼠的NMDA受體而創造出聰明鼠。但沒有人知道,腦神經細胞的活動究竟如何表現出記憶。幾年前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能夠找到數學或生理的方法來描述記憶?是否能夠發現相關的神經網絡動力學,並在記憶形成之時「看到」其活動樣式?是否能夠在神經細胞群萃取並記錄經驗最生動細節時,找出所使用到的組織原則?

為了了解與記憶有關的神經編碼,我們首先必須設計更精密的神經監測儀器。我們想繼續用小鼠來研究,原因之一是我們最後可以用學習與記憶能力經過改造的小鼠來進行實驗,像是「聰明鼠」與記憶變差的突變鼠。研究人員曾經在清醒的猴子身上監測了幾百個神經元的活動,但研究小鼠的人一次只能記錄頂多20~30個細胞,主要是因為小鼠的腦只比一粒花生米大一點點。因此我與當時的博士後研究員林龍年(Longnian Lin)發展出了一種新的記錄方法,讓我們可以在清醒且自由活動的小鼠身上,監測更大量的個別神經元的活動。

我們設計實驗,來研究腦子最擅長的事情:記住對生命有深刻意義的事件。目睹911恐怖攻擊、地震的劫後餘生,或甚至是從迪士尼樂園13層樓高的「恐怖塔」墜下等,都是難以抹滅的記憶。因此我們發展出實驗方法,來模擬這類驚心動魄的事件。這些經驗應該會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記憶。我們推測,可能海馬中會有許多神經細胞為這些深刻的記憶編碼,因此更有可能找到能由這個經驗所活化的細胞,並收集足夠數據來釐清參與記憶過程的樣式與組織原則。

我們選擇的事件包括實驗室版本的地震(搖晃裝著小鼠的籠子)、模擬從天而降的貓頭鷹(突然對著小鼠背部噴氣),以及小型「電梯」的短暫自由落體(剛開始我們是用實驗室裡的餅乾罐當成升降梯來做實驗)。每隻小鼠會經歷每個事件七次,每次有幾小時的間隔。在事件過程中(連同休息時間)我們記錄海馬CA1區多達260個細胞的活動,這個腦區是動物與人記憶形成的關鍵所在(見雜誌第40頁〈揭露記憶編碼的開端〉的圖)。

驚嚇的活性樣式

在收集了資料之後,我們首先試著找出任何可能代表這些驚嚇事件的活性樣式。我與另一位博士後研究員歐珊(Remus Osan),利用高效率的樣式辨識方法來分析這些數據,尤其是多元判別分析法(MDA)。這種數學方法將原本有著非常多維度的問題(舉例來說,這260個細胞在事件前後的活動就有520個維度),縮減成三維空間的圖樣。遺憾的是,對傳統生物學者而言,這三個座標軸不再代表任何實質的神經活性,不過它的確繪出了一個低維度的數學空間,能藉以區辨不同事件所產生的不同樣式。

當我們把從個別記錄到的所有神經元反應,投射到這個三維空間時,出現了四個不同的網絡活性「泡泡」,其中一個表示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一個與地震有關、一個與噴氣有關,而另一個與墜落有關。因此,每一種驚嚇事件都會造成不同的CA1神經網絡活動樣式。我們相信,這些樣式代表這些事件中有關知覺、情緒與事實面整合後的訊息。

為了了解動物在經歷各種事件時,這些樣式是如何動態演變的,我們應用了「滑動窗口」的方式,針對每隻小鼠,每隔半秒鐘一個一個窗口往下看,進行幾小時長的記錄,並且重複對每一個半秒鐘的窗口進行MDA分析。從結果可以看出小鼠腦中在記憶每個事件的反應樣式變化。舉例來說,在經歷地震的小鼠腦中,我們可以看到整體活動從休息泡泡很快移動到地震泡泡,然後再回到休息狀態,形成特定的三角形軌跡。

這種時序分析還顯示出更有趣的事情:與這些驚嚇經驗有關的活動樣式,會在事件之後每隔數秒到數分鐘內自動產生。這些「重播」有著類似的軌跡,包括特定的幾何形狀,不過強度要比原始反應來得小。這些重現的活動樣式,證明經過海馬系統的訊息烙印在腦的記憶迴路,而且我們可以想像重播等於是事後的經驗回顧。能夠定性與定量測量記憶編碼樣式的再次活動,等於開啟了一扇門,讓我們可以監視新記憶痕跡如何穩固成為長期記憶,並在聰明鼠與學習障礙的小鼠身上,檢視這些過程受到了什麼影響。

 神經元簇的威力

有了可以代表特定記憶的活動樣式,我們就想了解那些我們所「監聽」的神經元是如何合作為不同事件編碼。歐珊與我使用了循序MDA方法,再加上聚類分析(hierarchical chustering)的數學方法後發現,整體而言,這些網絡層級的樣式,是由不同神經細胞群的子集所製造出來的,我們稱這些子集為「神經元簇」(neural clique)。神經元簇是一群神經元,會對某特定事件產生類似反應,因此成為穩定的編碼單元。

我們還發現,每個特定事件總是由一組神經元簇所表現,這些神經元簇編寫該事件不同性質的代碼,從一般性質到特殊性質都有。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事件會活化「廣普驚嚇神經元簇」(這個神經元簇會對三種驚嚇的刺激產生反應)、只對運動擾亂相關事件(地震與電梯墜落)產生反應的第二個神經元簇、只對搖晃產生反應的第三個神經元簇,以及代表事件發生的地點(每次震動前我們會將小鼠放在兩個容器中的一個)的第四個神經元簇。因此,這些事件的相關訊息,是由階層結構不變(從普遍到特殊)的神經元簇集合來代表。我們將這種階層安排視為特徵編碼的金字塔,金字塔底部編寫的是普遍特徵的代碼(像是「驚嚇」事件),而金字塔頂端編寫的是比較特殊訊息的代碼(像「搖晃」或「在黑盒子裡搖晃」,請見雜誌上方〈揭露記憶編碼的開端〉的圖)。

海馬CA1區接收來自許多腦區與感覺系統的訊息,這個特性最有可能會影響神經元簇所編寫的訊息代碼種類。舉例來說,對所有三種驚嚇事件都有反應的神經元簇,可能整合了來自杏仁體的訊息(這個腦區處理恐懼或新奇等情緒),因此編寫的是「這些事件恐怖又嚇人」的代碼;而同時會被地震與電梯墜落所活化的神經元簇,則可能處理來自前庭系統的輸入(這個系統提供有關運動擾亂的訊息),因此編寫的是「這些事件讓我失去平衡」的代碼。同樣地,只對發生於某特定地點的特定事件有反應的神經元簇,可能還整合了來自位置細胞的訊息(這些神經元會在個體經過熟悉的特別地點時活躍),因此編碼是「地震發生在黑盒子裡」。....more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07年8月號】

 

 
非請勿進
防堵RFID標籤的利器

撰文/葛羅斯曼(Wendy M. Grossman)
譯/王怡文

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籤本身,以及它們可用來詳細追蹤個人行動的可能性,已經使得隱私權擁護者憂心了一段時間。
有些標籤顯而易見,例如美國東北區高速公路使用的電子收費器,其他的就比較隱密,
例如藏在美國護照和倫敦地鐵旅遊卡中的標籤。

RFID標籤的用途快速增加,說不定很快連資源回收桶裡有多少回收物都能用它們來統計。瑞貝克和她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同事,正在研發RFID警衛(RFID Guardian),希望這套以電池供電的可攜式個人防火牆,能用來強化個人隱私。它的設計理念是:任何人都應該能看到附近的RFID標籤,以及它們的擁有者是誰,並且能選擇性地阻擋讀取器。這樣你就能防止安檢單位之外的任何人讀取你護照的RFID晶片。

RFID標籤的大小變化多端,從明信片到米粒大都有可能,不過它們的設計同樣都是內建天線搭配邏輯與記憶電路。被動式標籤的電力來自對它發出查詢的讀取器,讀取距離大約是30公分。主動式標籤電路板上裝有電池,距離90公尺以上也能讀取。

無論是何種標籤,都預先設有防止碰撞的功能,以避免數個標籤同時回應一個查詢時,產生衝突的狀況。美國麻州貝德福RSA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朱爾斯在200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利用這些防碰撞協定,提出了第一套RFID隱私加強機制的設計概要。

它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製作會回應所有讀取器查詢的標籤,裝上這種標籤,讀取器就無法判別出現在附近的是什麼標籤。瑞貝克認為這個點子相當高明,但也看出其中的缺點,她表示,問題之一是朱爾斯所提出的標籤沒有附電源,因此方向不對時就無法回應讀取器。

再者,因為每個標籤記憶體空間都很小,因此無法儲存消費者的偏好設定,例如標籤可在何時接受何人讀取。再加上,如果將此防衛機制運用在廣泛散佈的標籤上,日後要將那些晶片全部找出來更新版本也不容易。瑞貝克推論,使用電池的裝置將不會受這些缺點限制,而且還能掃描並檢查附近的標籤,同時管理安全協定。近兩年來,瑞貝克和她的團隊一直在研發這種反標籤裝置,目前已到第三版。

他們希望做出夠多的成品,以供其他研究團體和公司使用,也許這些團體、公司能加以改進並商業化。瑞貝克的團隊也有意開放原始碼授權、釋出硬體和軟體,讓任何人都能自由地修改或增加新功能。瑞貝克說:「我們的最終理想是能做出單晶片版本。」如此就能將這些功能整合進PDA或手機當中,以便將輸出顯示在可攜式螢幕上,而個人隱私也就能在「掌」握之中了。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8月號】 

 
總編輯的話─面對科學與宗教的衝突

撰文╱李家維

家裡擺了250尊佛、道神祇,多彩又莊嚴,時時看著,我心裡滿是歡喜,訪客來時更是有趣的話題。這些蒐藏精選自數以萬計、多被斷手斷腳的廢棄神像堆,現在聚一起過著退休的集體生活。當年被膜拜時,積累的濃重燻香仍緩緩釋放,屋裡又多了些神秘氣息。

台灣廟宇林立、香火鼎盛,但有無數神像被無情棄置;我愛神像,但心中無神,如此行徑卻少受苛責。

對這麼看似矛盾的現象,在上一期《科學人》的「形上集」裡,台大教授高涌泉說這是滑溜的「不堅信」習性使然。他擔心華人的不堅信就不會有熱情,也就不會發生科學革命了。我不那麼同意這個推論,但深知東、西方對宗教信仰的明確差異,也曾身陷在衝突的風暴中。八年前,我的研究夥伴——中國科學院的陳均遠,在雲南撫仙湖畔召開有關動物起源的國際研討會。那時我們剛發表已知最早的動物化石,又宣稱有頭有腦的脊索動物也早在寒武紀初期就出現了,吸引力還不小。這個會議有一半成員是我們認識的同行,另一半則來自陌生的「發現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

當演化與創造的口角爭議熱烈爆發後,我們兩人才恍悟問題之嚴重,在中國哪有這種難題啊!當時與會的記者之一,是來自美國的自由撰稿人,他斯文、博學、好問,很得人好感。之後的三年,我的名字、照片和談話,頻繁的出現在《波士頓全球報》及《華盛頓時報》的報導中。在他的筆下,我竟然強烈質疑演化論,說它不足以解釋我們的發現。

但是當知道有48%的美國成人認為「上帝在一萬年前創造了人類」,以及只有12%的美國成人相信「人類是在沒有神的參與下,由其他生命演化而來」,就可以理解西方的科學捍衛者是如何艱苦了。科學與宗教的衝突仍會持續發展,避不開就得清楚面對,這期《科學人》有篇文章〈科學可能說服宗教嗎?〉,
節錄兩位科學大師——美國的克勞斯與英國的道金斯的對談;我們另外製作了一篇〈科學與宗教是一場無止境的辯論嗎?〉說明衝突的背景,也介紹部份華人科學家對於這議題的觀點。回顧大約40年前,我曾被摩門教徒攔下傳教,
當時我能說的不多,逼急了撂下沒有實現的重話:「給我10年時間,如果到時我合成不了生命,就信教去!」下次讀者們若遇到騎腳踏車的摩門教徒,就有豐富的題材討論了。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7年8月號】 

 

@科學人最新優惠活動 創新好禮優惠方案!(到8/23禮拜四截止)

   《科學人》雜誌8月強力推薦創新好禮優惠方案:

訂《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送《科技頑童沃茲尼克iWoz》書一本 和【i woz 世界領袖創新論壇】入場卷一張

     入場卷:台北場限量 75 張新竹場限量 35 張

        限量搶購,只到8/23(四)止)more

============================================================================================

@科學人最新優惠活動未來領袖必修顯學

   《科學人》雜誌8月強力推薦三大優惠方案:

1. 訂《科學人》雜誌,未來領袖系列三選一的好禮!

     好禮一:「達文西的科學密碼」特展門票2張

     好禮二:《超限未來10大趨勢》 (詹姆斯 坎頓 著)

     好禮三:《海星與蜘蛛》 (歐瑞•布萊敷曼 羅德•貝克斯壯  合著)

2.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大國崛起全套DVD,幸福價5.7折!

3.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科學簡史》more

============================================================================================

@好康報報「科學不簡單」講座-「全球暖化與颱風」

2007年8月17日(週五)下午7:30900 千萬不能錯過「科學不簡單」講座-「全球暖化與颱風」,特別邀請了台灣大學 大氣科學系教授─俊傑  博士  ,為您精采剖析,詳盡解答! 歡迎您報名參加!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