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0

證嚴上人開示(堅持環保──美化環境、保護地球)


近來景氣低迷,物價波動,就連資源回收價格也大幅滑落。因為利潤微薄,一些廠商

無意收購,連拾荒者也不想撿了。



慈濟環保志工大街小巷回收資源,辛勞一整天變賣所得,還比不上載運的油錢;有位

志工感嘆:「想到手就軟了!」



我說:「手不能軟,而且還要號召更多人伸出手一起做。若人人都因為沒有利潤不做

回收,台灣很快就會『垃圾淹腳踝』!」



十一月,我到嘉義水上鄉的外溪洲環保站參觀。放眼望去非常整齊、乾淨,所有資源

分類得很細膩,可見大家很用心在經營。志工告訴我,水上鄉、鹿草鄉大大小小的慈

濟環保點有兩百多個,六百多位鄉親投入做環保。很令人感動。



由於回收價格大跌,我問環保志工:你們還會繼續做嗎?他們毫不考慮回答:「當然

要繼續!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道場,大家都很感恩有機會在這�修行。」



聽了好貼心。這群草根菩薩堅持環保要繼續做下去,因為他們知道慈濟做環保的初

衷,是為了愛護地球、延長物命,不是為了賣錢;更重要的原因──環保是教育,環保

場也是修行道場。



當年我輕輕一句話呼籲,慈濟人就開啟「環保」法印,恆持迄今已經十八年。每次看

到老老少少齊聚環保站,大家雖然忙碌卻有說有笑,就像一個大家庭;人人有共同信

念——惜福、愛物,以行動膚慰大地、搶救地球資源。



長久以來,環保志工不只用資源回收所得護持大愛電視台,讓清流繞全球;光是紙類

回收,一年就相當於挽救了近兩百萬棵大樹。所回收的寶特瓶經過加工,製成溫暖的

毛毯,除了提供台灣冬令發放之外,還送到美國、南非、菲律賓、印尼、大陸等

地,與貧窮苦難人結好緣。



全台各地的環保站也成為很好的教育場所,不只社區民眾在這�學習資源分類,學校

師生也來觀摩,學習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建立惜福愛物的觀念。



環保志工「布施」時間、體力與金錢;在做的當下,鍛鍊不怕苦、不怕髒的「忍

辱、精進、禪定」心;許多人因此忘卻煩惱、掃除憂鬱,也「持戒」改正菸、 酒、賭

等不良習氣;彎腰撿拾垃圾的同時,並將內心垃圾清理乾淨,就是「智慧」——環保站

蘊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波羅蜜,真正是 「健康身心」的

道場。

2008/12/26

逼出蟄伏的愛滋病毒

逼出蟄伏的愛滋病毒 發燒新鮮事 你會重複使用飯店毛巾嗎? 科學馬戲團 植樹、砍林與二氧化碳 本月優惠活動 訂科學人+天下俱樂部,好禮雙重送!
逼出蟄伏的愛滋病毒
 
撰文╱史蒂文森(Mario Stevenson)
翻譯╱林雅玲

愛滋病毒會蟄伏在人體內伺機復發,想要徹底消滅,必須將它逼出藏身處,這也成為新療法的發展方向。

相對於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疫苗研發的挫敗,藥物治療的發展卻獲得極大的成功,目前核准使用的藥物超過25種,適當的合併使用通常可抑制病毒增殖,使血液中的病毒含量維持在標準檢測範圍以下。這些強效的藥物雞尾酒療法(統稱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法,HAART)已經增進了無數受感染者的壽命和健康,但令人煩惱的是,現今的療法事實上無法殲滅感染源,只要病人因為任何理由中斷治療,病毒都會迅速恢復到治療前的數量。

了解HIV如何抵抗這些強效藥物,是研究人員現今面對的重要任務之一。過去10年來,他們已經在這個謎團中得到許多重要見解,希望最終能讓我們知道能否根除病人體內的病毒。

要了解HIV藏身之處(貯藏所)的特性和如何根除病毒,必須對HIV在體內的行為有所了解。就像所有的病毒一樣,HIV必須進入宿主體內的細胞才能複製,這些入侵者利用細胞的機具來複製自己的基因組,也把病毒基因轉錄成蛋白質,組裝成新的病毒(稱為病毒顆粒)並在細胞間傳播。但和大部份的人類病毒不同的是,HIV會將自己的基因組嵌入細胞的基因組,所以每一次細胞分裂,病毒基因也跟著複製,並傳給子細胞,讓病毒可和體內的細胞或子細胞一起存續下去。

免疫系統通常可破壞受感染的細胞來消滅病毒,藉由辨識細胞表面標示的病毒蛋白質片段(抗原),迅速找出被病毒侵入的細胞。但對於HIV,免疫系統難以獨自消滅受感染的細胞,原因之一是HIV攻擊的就是免疫系統本身的組成份子,因此身體需要更多時間產生全新且健康的免疫細胞,來辨認病毒和其他感染源。然而在未受治療的病患體內,HIV會隨著時間佔上風,導致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AIDS,俗稱愛滋病)。…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2期12月號】

 

給房客社會壓力,效果勝過環保呼籲!

你會重複使用飯店毛巾嗎?
撰文╱克拉寇夫斯基(Marina Krakovsky)
翻譯╱黃鈺敏

 

到旅館住宿的房客大部份都在浴室裡看過要求他們重複使用毛巾,以協助拯救環境的標誌。每天清洗毛巾讓大型旅館每年必須消耗數百萬公升的水,清潔劑與能源的消耗量也非常大,然而新的研究顯示,以環保意識為訴求,並不是說服客人少換毛巾的最有效方式。

有一些實驗結果最後證實了研究說服力專家長久的信念。由戈爾史坦(Noah Goldstein)帶領的團隊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設計了兩種具專業形象的標誌,其中一個帶有標準的環保訊息,另一個則告知客人:大多數客人都會重複使用毛巾。戈爾史坦表示:「這是書本裡最古老的一個行銷技巧。」他並引用許多研究指出,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跟著其他人做,更確定的是,如同研究者在10月號《消費者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的描述,帶有社會規範的訊息比標準的環保訊息,效果高出25%。戈爾史坦的團隊在一項追蹤研究中,對稍做調整、帶有社會規範的訊息進行測試,甚至獲得了更引人注意的結果:告訴客人那些曾住在「這個房間」的客人會重複使用毛巾,比告訴客人住在同一間旅館的其他客人也這樣的效果要好,即使所有的房間都差不多。

聰明的房客了解重複使用毛巾可以讓旅館節省清洗費,所以訴諸於環保可能就顯得有點虛偽。畢竟一家旅館雖然可以決定是否將費用退還給旅客,但是使用這類的金錢誘因有個邏輯上的問題:根據美國飯店協會(American Hotel & Lodging Association)的說法,追蹤每個房間重複使用毛巾的次數可能很難。但是有個更大的問題存在,根據戈爾史坦的推測,如果金錢誘因不夠大,反而可能帶來反效果。…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2期12月號】

 

台灣雖然禁止森林砍伐,但我們從未停止砍伐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樹木。

 

植樹、砍林與二氧化碳

撰文╱柳中明

去年台灣有幸配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十億棵樹行動計畫」推動「氣候保護林」以保護地球,在台灣大學實驗林規劃栽植原生樹,每公頃栽種1500株樹木,40年內不加以疏伐。社會各界反應熱烈,最後整理出30.79公頃林地,共栽種認養樹木4萬1520株,包括紅檜、台灣杉、台灣肖楠、楓香、台灣櫸、烏心石等,估計40年後每棵樹將各吸存二氧化碳248公斤、275公斤、331公斤、397公斤、513公斤、368公斤。台灣的這些「氣候保護林」總計可吸存1.5萬公噸二氧化碳,可惜這只佔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萬分之一,顯然很少。(至於馬英九總統競選時所提的八年內平地造林六萬公頃,則還可能吸存我國十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植林吸存二氧化碳,確實值得鼓勵,可惜台灣可植林地不多。至於平地造林,在海岸地層下陷與山坡地土石流不斷下,變更可耕作或居住的平地為森林,是否明智,則應予思辨。

更值得深思的是:新生樹能快速成長,吸存二氧化碳效率高,但隨著時間累積壯大,其吸存效率也漸接近於零。40年後的森林到底該不該砍?砍了能夠種植新苗,再加強吸存二氧化碳;不砍則可維持水土,保固山林。

我國自1976年以來全面停止森林砍伐,諸如製紙用紙漿全靠進口,而家具、地板等所需木材更是大量進口。在去年,我國進口684萬立方公尺的木材,製作成各式成品後,僅出口98萬立方公尺的木材,留下近86%於國內。若以一年一公頃林地生長10立方公尺木材計算,相當於每年耗損58.6萬公頃林地。換言之,我國雖然已長年不砍伐森林,但卻大量砍伐國外森林,且約每16年就砍掉一個台灣大的森林,甚至其中可能有不少是經由非法盜林所取得。…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2期12月號】

靜思語 - 要持之以恆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才不會像水中月一般虛浮;一切,都是時間的累積。

2008/12/16

證嚴上人開示(護一念心,立一分志)


日常所需,究竟一天要用多少?一個月需花費多少?有的人一個月可耗用數十萬、百

萬元,有的人一個月1,000元花不完。



有位張先生,過去經常應酬得昏天暗地,美其名是為事業找客戶、談生意,應酬到健

康亮起紅燈,還曾動過心臟瓣膜的手術,醫師警告他不能喝酒;但是沒多久,酒友再

邀約,他又去喝酒,抽菸、賭博樣樣來。



平常他是位沈默的好爸爸,一喝酒就發酒瘋,半夜叫孩子起來罰站;太太若回嘴,就

會打她,還趕她出去。有一次太太忍無可忍,真的離家,等到他酒醒,知道自己做

錯,苦苦地哀求太太回來。



太太不捨孩子而回家,期待他能真正地省悟;可惜他不久仍原形畢露,照常喝酒、應

酬。



後來孩子讀國小時,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邀請慈濟人到學校辦活動,他太太以家長

身分參加,受慈濟人的現身說法感動,深感做環保不但能救人,也能救地球,很有意

義,就投入做環保。



張太太愈做環保愈歡喜,常常做到樂而忘返;起初他抗議太太為何將時間都花在慈濟

裡,他太太回答:「與其在家生你的氣,不如出門做環保。」



1999年,南投的慈濟人柯居士為了「921希望工程」,安排慈誠隊志工前往幫忙,一通

撥錯的電話,陰錯陽差,讓張先生參與了慈濟的希望工程。慢慢地,他感到慈濟很不

錯,甚至主動問太太:「我可以和妳去做環保嗎?」



柯居士看他做得很歡喜,邀他參加志工培訓。培訓過程中,課程都參與,也不缺

席,只是偶爾酒友一邀,還會去喝酒;直到受證那日,他才真正地省悟:我已經受

證,是師父的弟子,要守十戒。並且發了三個願:第一、要買部環保車,全心投入做

環保;第二、要完成榮董;第三、希望家鄉有個共修處,以傳揚靜思的法。



其實當他發願時,仍負債在身,可是他表示:一個月光是應酬、酒錢,就要花十多萬

元;將惡習一一戒除,省下這些花費,數月後就可以買一部環保車。後來還以貸款方

式買下一處地方,作為共修的道場;同時持續地繳交善款,終於也圓滿榮董,完成三

個願。



常聽人說,等我存夠錢,再做善事,其實只要有心,改變一下生活方式,隨時都能

做;就如張居士省下平常浪費的來做,如今一個月花費不到1,000元。



錢財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漏失的、消費掉的,也可以累積起來做許多好事、結許多

善緣。



我們提倡生活勤儉、克己復禮;能克已,還有什麼習氣改不過來?在生活中只要能護

一念心、立一分志,觀念一轉,沒有做不到的事。

2008/12/12

遇火不燃、盛水不破的紙鍋

2008/12/12 第140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網路版-科學Easy Learn 遇火不燃、盛水不破的紙鍋
深度報導 為地球遮陽
科學人觀點 買或不買,那就是腦的問題所在!
本月優惠活動 訂《科學人》送您暢銷經典
好康報報 第二屆科普寫作桂冠獎-頒獎典禮
遇火不燃、盛水不破的紙鍋
 
文╱楊嘉慧

 

餐飲業者近幾年從日本引進一種可以裝大量水,並長時間於火上煮食的紙鍋,噱頭十足,然而紙為可燃物,為什麼紙鍋遇火不會燃燒,盛水也不易破掉?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近幾年,餐廳出現一種以紙做的鍋子,不僅能將其放於火上,還能煮熟食物。這種神奇的紙鍋是日本人在100多年前發明的,不過當時的紙鍋是在紙的表面塗上一層明膠,以防止水滲透,因此只能短時間加熱食物;隨著造紙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紙鍋不僅可以盛放大量高湯,還能長時間熬煮,有一定的實用程度。

水泡不爛的秘密

紙鍋可以當鍋子使用,主要具備兩項特性,即紙張強度及燃點都比一般紙高。紙的原料來自植物中的纖維,一般製紙過程是先利用泡水、煮爛及浸泡化學藥劑等步驟,從植物中分離出纖維(主要成份為纖維素,cellulose),接著磨碎纖維,再依用紙需求添加化學成份,最後經過壓平和烘乾等手續,纖維素之間就會以氫鍵相互結合,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紙張。

 

中國文化大學化工系教授李璜桂表示,氫鍵的產生是因為纖維素的組成單元葡萄糖分子具有多重羥基(-OH鍵),當纖維素間的距離夠近,羥基之間就會形成氫鍵,彼此吸引(見右圖),不過氫鍵的力量相當微弱,只要一點外力,彼此的引力就會消失,使紙張破裂。此外,羥基也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水滲入紙張後,有些纖維素上的羥基會轉而與水分子形成氫鍵,原本纖維素間的氫鍵結合力因此喪失,使紙張容易破裂。

為了提高紙鍋的強度,製紙過程會添加濕潤紙力增強劑(簡稱濕強劑),改變纖維間的結合方式。濕強劑會使纖維素之間形成共價鍵,其結合力比氫鍵強10倍以上,水分子很難破壞共價鍵,所以紙張不僅變得較難撕裂,遇水也不易破裂。
…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解決全球暖化的危機已經刻不容緩,有些氣候學家甚至考慮採用遮蔽陽光的地球工程對策,雖然這些方法多少有一些副作用,但多加研究後可能也會成為一種選擇。

 

為地球遮陽
撰文╱昆齊格(Robert Kunzig)
翻譯╱周坤毅

 

重點提要

■目前許多科學家支持「地球工程」的研究,目標是減緩甚至扭轉全球暖化的趨勢。
■在諸多地球工程的方案中,遮蔽陽光能立即見效,但這些方案都有著無法預期的副作用。
■將二氧化硫注入平流層(如同火山噴發產生的效果),是目前最確定可行的陽光遮蔽法。其他方案包括讓海鹽微粒懸浮在大氣中,使海上的雲層更明亮,或是在太空中建造遮陽傘。

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立大學的物理與能源專家凱斯(David W. Keith)每次在上課中提到「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時,總會說這個概念由來已久。自從全球暖化成為令人憂心的議題後,人們便開始討論有計畫的改變氣候來對抗全球暖化的可能性。

早在1965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還是大學新鮮人時,一個由傑出環境科學家組成的委員會,便警告當時的總統詹森: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CO2)可能會造成「氣候的顯著改變」並「導致危險的後果」。

然而,這群科學家並未提到降低CO2排放的可能性,相反的,他們考慮將「能夠反射陽光的微粒」散佈到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以便將1%的陽光反射回太空。凱斯說:「這個瘋狂的點子根本不可行」。

數十年後,地球工程的點子雖然沒有消失,卻被放逐到科學的邊疆。科學家與環保學者認為,這些想法不僅愚蠢而且違反道德,會使人們逃避解決全球暖化的根本成因。然而近來三項事態的發展,又將地球工程帶回主流科學家的討論中。…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2期12月號】

 

fMRI的測量,把人的「需求」和「慾望」區分開,又把「得意」和「失落」表現在腦的不同部位上,這使得我們對心智的描繪由外圍走向內軸,一層又一層體會演化的進展方向。

 

買或不買,那就是腦的問題所在!

撰文╱曾志朗

我的生活一向簡單,每天上下班,公務繁忙佔據了我大多數時間,一有空就回到實驗室,和同事及研究生談他們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每週兩晚盡量挪出時間去打一、兩個小時的羽球;偶爾進戲院看場電影就算很奢侈了。閒逛購物中心是從來沒有的事,超級市場也很難看到我的身影,最多在出國時鑽進傳統市場,感受一下當地的文化民情。叫不出名牌,也不懂時尚,我徹徹底底是位購物慾很低的科學研究者!也因此,我常不能理解百貨公司的人為什麼會那麼多?尤其到了週年慶或換季拍賣的日子,那些血拼的買家經過一陣摩肩擦踵後勝出,右手抱著一大包、左手還拎著幾小包的戰利品,然後大嘆房子太小了,無立錐之地,事後又後悔為家裡囤積了一大堆用不上的各種物品。真是所為何來?

經濟學家很早就注意到消費者的非理性行為,心理學研究也從行為的實驗結果中看到了理性的決策和非理性決策的區別,而後者才是主導人們生活的隱含性機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很早以前就觀察到人們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所做的決策,很少是經由理性的算則(algorithm)而定;相反的,絕大多數決定來自於所謂「啟發性」(heuristics)的直覺反應。

例如,賭銅幣上拋落下會是哪一面朝上時,如果出現的次序是H、T、H、H、H、H……,或H、T、H、H、T、H……兩種情況,人們會直覺的以為後者是比較隨機的一串,就不會去賭下一次出現的一定是T;但很多人看到了前一串排列,就很有信心的以為下一個出現的非T不可。殊不知銅幣每一次落下後,出現T和H的機率是均等的,都是50%比50%。但多少在賭場中傾家蕩產的賭徒不是經常犯這個毛病?難道他們真的以為那個銅幣是有記憶的,會記住它之前的行為?卡尼曼認為類似這樣非理性的決策機制,主導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才會顛覆傳統的經濟學理論。…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2期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