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1

酒癮,會遺傳嗎?

 

                                                  2007/05/20 第93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頭條新聞 酒癮會遺傳嗎?
發燒新鮮事 來自夏爾村的證據
科學家觀點 No More Tears, Sisters
本月優惠活動 今年5月,《科學人》陪您用學習串聯全世界!
好康報報 5月26日,科學不簡單講座,歡迎您報名參加!
酒癮會遺傳嗎?

找出讓酒癮基因,將可對症下藥,並幫助高危險群做出聰明的人生抉擇。

撰文╱能柏格(John I. Nurnberger, Jr.)、彼拉特(Laura Jean Bierut)
翻譯╱潘震澤

長久以來我們就知道,沉溺杯中物的習性具有家族遺傳。對某些人來說,那只不過是給這個複雜習性的昭彰惡名,多添上一筆罷了;但對科學家而言,卻顯示酒癮背後存有某種可以代代相傳的基因組成,讓人容易染上這個毛病。

過去10年來,隨著鑑定及分析基因功能的科技進展,研究人員也越來越能夠掌握像是藥物濫用以及成癮等複雜毛病的生物學根源。他們具備的本事,包括在廣大族群中檢視遺傳的形態,以及調查每個人基因組當中成千上萬個微小變異,因此能夠找出對某人的生理及罹病風險具有或大或小影響力的特定基因。

酒癮與許多其他的人類疾病類似,成因不只一端,自然也不全然由遺傳造成,但基因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身體與大腦的運作,它們之間以及與個人人生經驗的互動,從而產生了讓人免於或易於上癮的不同作用,基因都有影響。要釐清這些作用是件困難的工作,到目前為止,經鑑定出跟酒癮有關的基因還不滿一打,可確定的是,仍有許多基因有待發現。

這些已知基因的各式變異,對某人是否容易對酒精上癮只有些微的影響力,但由於這些基因變化在人類族群中相當常見,它們還可能影響了飲酒習慣、其他癮頭或不良行為,以及抑鬱與焦慮等毛病。因此,找出參與酒精反應的人類基因,並了解其作用,將使我們更了解許多不同的疾病。如果曉得是哪些生物反應,造成人類對酒精上癮並沉迷其中,也將有助於挑選現有療法及設計新法,以破除這項惡習。

人類變異的線索

人類基因產生了約10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每一種不是直接影響了身體與腦子的日常運作,就是調節了其他基因的活性;因此,基因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可是巨大無比。在發現了第一個可影響酒精成癮風險的基因之後,基本生理變異與某人是否容易對酒精上癮之間具有強烈相關,就更為清楚了。

數十年前,研究人員著手研究在華人、日本人或其他東亞人士常見的酒後臉紅現象。對飲酒容易臉紅者所做的抽血檢查,發現酒精分解產物「乙醛」的濃度增加了,因而造成了皮膚發熱、心悸及虛弱等不舒服感。到了1980年代,研究人員找到了引起這項反應的禍首,是某個參與酒精代謝反應的酵素:醛脫氫;最終,也發現了攜帶該酵素編碼的基因ALDH1。該酵素的作用是分解乙醛,但在飲酒容易臉紅的人身上,由於該基因DNA編碼的些許變化,使得酵素作用較為緩慢。這些人在飲酒後,會有乙醛在體內堆積;而高濃度的乙醛可能具有毒性。

之後的研究發現,這項ALDH1基因的變異在亞洲人當中相當普遍:44%的日本人、53%的越南人、27%的韓國人、30%的華人(漢人則高達45%)帶有這種變異,然而在歐洲人後裔則屬罕見。可以想見,擁有這種基因變異、造成乙醛代謝緩慢的人,對酒精上癮的風險也較低,可低達1/6,這也是基因變異能讓人免於染上酒癮的例證之一。more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5月號

  

 

 

來自夏爾村的證據
〈魔戒〉裡的哈比人真的存在過嗎?

撰文╱明克爾(JR Minkel)
翻譯╱涂可欣

三年前,考古學家在印尼的弗洛瑞斯島發現了一個頭顱化石,它隸屬於一種體型非常小、綽號為「哈比人」的人族。這項發現立刻引發了激烈的爭議:發現化石的科學家將這一公尺高的人族劃分在另一個存在於1萬2000年前的人類物種之下;但有些科學家認為,他只是患有小頭症(腦無法長大到正常大小的疾病)的現代人種。最新證據支持了新物種學說。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古人類學家,根據九名小頭症患者製作了頭顱模型,他們的結論是,哈比人的頭顱和小頭症模型的尺寸比例並不相符。

這支研究團隊將結果發表在2月1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或許更重要的消息是,印尼官員已經重新開啟了發現哈比人的洞穴,和一間位於洞穴下方的新房室,這裡可能還埋藏著新物種。more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5月號

  

 
No More Tears, Sisters
烽火中,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含淚展開科學人權的救援!

撰文╱曾志朗

斯里蘭卡是印度大陸南邊的一個大島,像一顆淚珠似的懸掛在印度洋的最北端。由世界上各國科學院所組成的人權網絡委員會,第一次選擇在這個發展中國家的首府可倫坡舉行第七次檢討會議,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如何以實際行動救援科學人權被剝奪的科學家。

這個會議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93年號召世界各國的科學院所組成,每兩年開一次檢討會,搜尋並確認世界各地被剝奪人權的科學家之實例,然後根據各國各地的政治與社會文化環境,擬定抗議聲明,發動全世界科學組織一齊連署、發信給違反科學人權政府的政要們(總統、總理、議長、大法官等),並和聯合國的人權組織結合,一齊譴責該事件,並呼籲即時停止該違反人權的各項作為。13年來,這個會議確實成功的解救許多被剝奪人權的科學家,最近的例子是迫使衣索比亞政府釋放多位該國沒有經過合法審判就鋃鐺入獄的經濟學家,他們之所以被捉,只不過因為持有和政府不一樣的經濟理念!

以往這些會議都在已發展國家舉辦,對發展中國家的科學人權常有隔靴搔癢的遺憾,雖然大部份違反人權的事例都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但當地科學家對自我權益的認知卻也相對低落,加上寒蟬效應,很多更嚴重的事例就很難找到有效的舉證人士。兩年前的倫敦會議中,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行動,把會議移到發展中國家舉行,讓當地的科學家有機會感受到全世界科學家對他們的關懷,希望這些科學家關懷人道的理念與成效,能逐漸擴散到最需要被關懷的地方!

我代表台灣中央研究院來到了斯里蘭卡。會議在3月初舉行,就在出發前一個星期,機場附近的空軍基地受到反政府游擊隊塔米爾之虎的自殺攻擊,雖然在兩天的戒嚴之後,機場又開放了,但我一下機,就感到四方行走、全副武裝的軍人目光銳利直盯著來者,讓人心裡發毛。出了機場,斯里蘭卡國家科學院的派車很快把我們幾位同機來的參與者駕上車,並迅速駛離機場,一路往南奔向在可倫坡南端郊區海邊的旅館。人潮、車潮之擁擠,使57公里的路程走了足足四個小時。

天黑漫漫的,我們終於到了開會的地方,登記住宿的沒有效率又佔去了半個小時,旅館入口和四周都有便衣警衛站崗,是保護還是監視?他們倒是很客氣,卻藏不住腰間鼓鼓的騰騰煞氣,令人看了膽顫。這裡就是那個在僧伽羅(Sinhalese)語中意指「光明與富饒土地」的斯里蘭卡、也是那個被稱為「海的天堂」的可倫坡嗎?但一路折騰,我已經疲累不堪,也不管肚子咕嚕叫,找到房號,看到床鋪,倒下來就睡著了,屋外下了一陣又一陣的熱帶雨,劈里啪啦打在窗邊的芭蕉葉上,竟似遠處機關槍聲聲作響,迷糊之中,耳邊依稀有人在對我說:「來對了!早該來的,這才是科學家最該關心的地方!」more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5月號

 

科學人最新優惠活動打開心靈,用學習串聯全世界!

 《科學人》雜誌5月強力推薦,用學習串聯全世界的三大秘密法寶:

1. 訂《科學人》雜誌,送Discovery東方藝術大觀系列DVD3重好禮!

2.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讀者文摘》一年12期,幸福價5.7折!

3.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互動英語雜誌家族(互動光碟版)一年12期,學習價5.5折!more

 

好康報報「科學不簡單」講座-「喝酒誤事傷身?-談酒癮」

          為什麼有些人一喝酒就會臉紅?為什麼有些人天生為酒中豪傑?

          2007年5月26日(週六)下午200400千萬不能錯過的「科學不簡單」講座-「喝酒誤事傷身?-談酒癮」,特別邀請了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  博士,為您精采剖析,詳盡解答! 歡迎您報名參加!more

好康報報從諾貝爾獎的角度出發來看待科學研究~工博館「科學桂冠」展廳

連結網址: http://www3.nstm.gov.tw/science_laureat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