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3

瓶裝飲料安全嗎?

2008/10/03 第132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網路版-科學Easy Learn 瓶裝飲料安全嗎?
深度報導 見證歷史的一刻──LHC啟動
發燒新鮮事 吃的安全,誰來把關?
本月優惠活動 《科學人電子雜誌》送百元折價券!
好康報報 楊振寧-朱經武世紀對談
瓶裝飲料安全嗎?

文╱楊嘉慧 審稿╱師大化學系教授 吳家誠;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

 

 

近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高度關切,但對於盛裝食品飲料的器皿也不容小覷,不少人習慣購買瓶裝飲料解渴,但據研究寶特瓶會釋出重金屬銻,飲用寶特瓶飲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寶特瓶具質輕、耐摔等特性,許多冷飲都以寶特瓶盛裝。不過,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現寶特瓶會釋出的重金屬銻至飲料中,隨著浸泡時間增長,釋出的量也會增加。喝瓶裝飲料安全嗎?寶特瓶是如何製造的?

 

寶特瓶是塑膠的一種,以石油做為主要原料,經一連串化學反應後生成塑膠單體,如乙烯(C2H4)、丙烯(C3H6),然後在適當的溫度、壓力及催化劑的作用下,這些單體可相互連結成聚合物,即成為所謂的塑膠,如乙烯單體相互連結成聚乙烯(polyethylene, PE),丙烯單體相互連結成為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不只聚合物,還有各種添加物

 

寶特瓶是由對苯二甲酸(C6H4(COOH)2)及乙二醇(C2H4(OH)2)兩種單體經由酯化反應生成。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要發生酯化反應,兩者必須先溶在有機溶劑裡,而為了加速反應,一般會使用三氧化二銻(Sb2O3)當催化劑,以降低反應所需的能量、溫度及壓力。一旦合成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再使其相互連結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即為寶特瓶的原料。

 

市售瓶裝飲料如礦泉水、果汁、綠茶等,瓶子的軟硬程度不同,主要和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及PET的排列方式有關。寶特瓶究竟由多少個PET連結而成,並沒有固定的數字,其分子量從數千到上百萬都有可能,一般而言,分子連結越長,材質越硬。此外,PET排列得越整齊,寶特瓶也越硬,道理就如同多根排列整齊的鐵絲很難折彎,但若排列零亂,就沒有這麼大的強度了。

 

寶特瓶材質本身是無色、透明,有些廠商為了產品造型設計,會添加色料,讓瓶身有顏色。除了色料,還會添加如抗光劑、抗氧化劑、安定劑等化學物質,以增加寶特瓶的使用年限。吳家誠表示,高分子聚合物雖然不易被分解,但長時間暴露在陽光、空氣中,仍會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必須加抗光劑、抗氧化劑與安定劑。…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見證歷史的一刻──LHC啟動
撰文╱張元翰

 

辛苦建造了20年,LHC終於開始運作了,那一刻,全世界科學家的感動不分國籍。

 

今年9月,全世界媒體的科學報導都聚焦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因為一個全新的高能加速器於9月10日正式啟用了。CERN花了近20年的時間、匯聚全球頂尖物理學家之力建造完成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科學實驗。不同於早期放得進一間普通房間的加速器,LHC大到需要一個周長達27公里、橫跨法國與瑞士兩國的地底隧道,裡面放滿了超導磁鐵。比起前一代的加速器,LHC將把質子加速到7兆電子伏特,能量提高了近10倍,大幅拓展了我們對基本粒子的研究能力。 LHC的啟用,象徵著基礎物理研究前進了一大步,我恰好在CERN參與有關的研究,有幸親身經歷這一刻。

 

科學無國界

 

建造這麼大的加速器,除了得依靠CERN研究加速器50年來所累積的經驗和技術,資金更是另一個重要問題。LHC的造價超過20億美元,還不包含約15億美元的探測器,沒有一個國家的科學預算能支援這樣龐大的工程。幸好CERN是由歐洲各國共同出資成立的國際性組織,得以順利將來自8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工程師、學生組成國際團隊,並取得各國政府的支援,共同建造、共用成果。

 

這裡就像一個沒有國界的大同世界,科學家爭的是技術細節與設計方案,而不是國家、民族或政治的界線。美國和蘇聯的團隊早在蘇聯解體前就在CERN合作無間,來自台灣的科學家和大陸的科學家在CERN比鄰而居,共同研究也已經超過20年了。

 

9月10日上午九時,LHC的控制室裡擠滿了人,負責操作的物理學家和加速器專家在各自的電腦螢幕前,專注地調整各項參數,後方則規劃為媒體區,讓各國媒體實地觀看啟動過程。其他大部份的物理學家,包括我在內,就擠在CERN的大講堂,觀看由控制室傳來的實況轉播。開始運轉前,計畫總負責人艾萬斯(Lyn Evans)與CERN的主任艾莫(Robert Aymer)簡單致詞,接著就由艾萬斯指揮,啟動LHC的首次運轉。…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0期10月號】

在媒體輪番資訊轟炸下,一長串的檢測數據與專業術語,讓民眾恐慌不已。這些攸關健康的「吃的問題」,到底是如何管理的? 去年10月號《科學人》雜誌就有相關報導,歡迎參考!


吃的安全,誰來把關?
撰文╱張孟媛

 

風險的科學

 

由於這些危險食物,都是由「抽驗」查獲,最讓消費者擔心的,還是自己購買的食物是不是也殘留有藥物?而官員、學者專家吵得沸沸揚揚的幾ppb,是什麼意思?吃到這些食物會不會有害健康?

 

事實上,我們從報紙與電視新聞看到的問題食品,大部份是由各縣市衛生局根據年度計畫所執行的稽查與抽驗而來,如有不符規定的情形,衛生局就會依法取締並處分;有時消息是來自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為了解市售產品所做的研究與調查,若檢驗的結果發現異常或不合格,這些資料也會轉到地方政府,進行後續處理。

 

由於食品的檢測屬於破壞性行為,衛生單位不可能在食品上市前一一檢驗,抽驗的合格率代表的是食品生產與製程管理是否完善,可做監督改善的依據,避免下次再出問題。食品衛生處專責法規的翁秀貞科長表示:「風險評估是現在大家討論的問題,但我們必須了解,食品安全沒有絕對的零風險。」市面上消費者買得到的食物,雖然說「都是沒有經過檢測」,但並不代表這個食品不安全.....

 

建立食品履歷

 

食品安全管理的另一個全新概念,則是建立食品追溯(food traceability)系統。在台灣,這個系統又稱為「食品履歷」、「產銷履歷」,目標是建立食品生產鏈中的相關資訊,以方便產品追蹤與管制。我國已經於今年初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所有經農委會標章認證的產品,都必須符合產銷履歷的規定。台灣大學園藝系副教授許輔即認為,食品追溯系統將為台灣農業帶來改革的希望,是「農業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再造運動。」

 

飲食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時時會遇到、也必須進行的行為,在食品安全管理政策還無法面面俱到的情況下,我們選擇食品的知識需要提升,並在家庭與生活中善加運用。例如我們可從生鮮食物的外觀、顏色與質地來加以判斷,也可以從環境、食物處理方式來選擇餐飲店家,由我們自己先淘汰不安全的飲食;而政府更應該確實監督、取締,建立良好、有理性的法規環境。一個優質的飲食環境,需要政府、業者與消費者三方共同努力。…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第68期10月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