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9

不犁田的寧靜革命

2008/11/20 第137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深度報導 不犁田的寧靜革命
科學人觀點 猴頭猴腦的缺憾
科學馬戲團 在中土隨意漫步
本月優惠活動 訂科學人+天下俱樂部,好禮雙重送!
科學不簡單講座 環境論壇:全球暖化與能源危機
不犁田的寧靜革命
 
撰文╱哈金斯(David R. Huggins)、瑞格諾德(John P. Reganold)
翻譯╱陳儀蓁

 

農地退化。現在,有些農夫已放棄整地的做法,希望能讓農業更永續。

 

重點提要
■傳統的整地耕種方式,容易導致土壤侵蝕,增加逕流的發生。
■因此,有一些地區的農夫,正轉而採用一種稱為「不整地栽培法」的永續途徑,把對土壤的干擾降到最低。
■然而,昂貴的設備成本和學習門檻,加上其他因素,使得不整地栽培法難以有效推行。

 

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帕勞斯一座1600多公頃的農場,艾胥里曼用鏟子鏟起一鍬黑色泥土,土很輕易就散開了,表示土壤非常透氣、富含有機質,有助於植物根系發展;土裡還有很多蚯蚓,那是土壤健康的另一個指標。

34年前,這裡一鏟子的泥土裡就算有蚯蚓,也寥寥可數。那時艾胥里曼每次栽種前都會先犁田,把上一期作物收割後殘留的枝葉埋起來,為即將種植的作物整好田地。丘陵起伏的帕勞斯地區曾持續這種農耕法數十年,卻因此付出代價,著名的肥沃土壤在那段時間侵蝕的速度著實令人憂心。1974年,艾胥里曼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方式來利用這片土地,決定試驗新興的不整地栽培法(no-till farming)。

全世界大多數的農夫在播種前都會先犁田,這種在栽種前先翻土的做法,可以埋覆作物殘株、動物糞肥和麻煩的雜草,同時也讓土壤透氣、變得溫暖,但這種重新整理、干擾土壤的方式,也使土壤更容易受到風和水的侵蝕。犁田是農地退化(全世界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的根本原因,已經威脅到糧食生產與農民生計,其中又以貧窮且人口密度高的發展中國家最為嚴重(見112頁〈為塵土付費〉)。1970年代晚期,土壤侵蝕造成帕勞斯地區10%的農田表土完全流失,60%的農田有25~75%不等的表土流失。另外,犁田會讓地表逕流攜帶沉積物、肥料和殺蟲劑流入河流、湖泊與海洋。相較之下,不整地栽培法希望把對土壤的干擾降到最低:農夫在收成後,會留下作物殘株在農地上,而這層覆蓋物能保護土壤不受侵蝕,並提高土壤的生產力;到了要播種的時候,農夫則使用特製的播種機,穿過作物殘株到底下未受干擾的土壤,讓種子在這裡發芽,冒出土壤表面長出新作物。

為了餵飽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口,不斷發展的農業對環境、人類健康和生物多樣性都造成極大影響。就我們目前對地球生產力的了解,光是生產充足的食物仍不夠,還必須以永續的方式進行才行。農夫需要生產高品質的足量作物,為後代子孫保存自然資源,賺取足夠的金錢維持生計,並適度與農場工人及社會互動。不整地栽培法可能有助於實現永續農業願景,然而就像任何一個新系統,它也要面臨挑戰與取捨。不過,現在世界上有一些地區的農夫,正逐漸拋棄他們的犁具。…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1期11月號】

150年前,達爾文所提出「窩裡自製」的概念如果是對的,則工具的使用就可能是猿至人之智慧演化所缺少的那個環節了。

 

猴頭猴腦的缺憾
撰文╱曾志朗

 

我屬猴!依照世俗的習慣,被期待的形象總是猴模猴樣的行動派。親戚朋友一聽到我是「猴齊天」的徒子徒孫,就一致認定我猴手猴腳的,又機靈又俐落,而且一定很調皮,喜歡爬樹,摘果偷桃,很會自得其樂!不幸的(或者說有幸的)是我真的很符合這些期待,年輕時候確實是又黑又乾又瘦,住在鄉下,常常穿梭在山裡樹林間,尤其是芒果成熟時,高大的芒果樹上總會見到我躲躲藏藏的身影;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眼裡,又以伶俐調皮出名;在家裡和弟、妹吵架時,更常被冠以「潑猴」的「美稱」!

 

也許是在這樣的期待下長大,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猴子,廟埕、市集裡有人耍猴戲,我絕對是第一位到場圍觀的「猴囝仔」!看著小猴子翻觔斗,騎小鐵馬,搶觀眾的東西吃,可愛滑稽得令人好開心,但看牠在休息時,脖子被鐵鍊栓住,行動受了限制,一幅「猴落平陽被人欺」的可憐相,實在不忍心。有一次趁猴主人不注意時,偷偷拿老虎鉗剪開鐵鍊,放了小猴子,結果小猴子不逃走,反而被一旁觀眾嚇得跳上主人的肩膀上,害我的義行不得逞,還差點挨一頓揍。哎!誰叫我就是有同類相憐的悲憫之心嘛!

 

長大了,看「尪仔冊」,當然對漫畫裡的齊天大聖崇拜得不得了;等到會識字看書了,吳承恩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作家,一遍又一遍翻看著《西遊記》,伴我度過了童年、少年、青年、壯年,到不惑之年。孫悟空的善良、機智、真誠、幽默、義氣,才是真正充滿了「人」性的美猴王呢!小說裡,孫猴子掃蕩群魔,歷經萬難,完成取經大業,功德圓滿之後,終於變成人,最後又成神。這個隱喻很有意思!猴子要變成人,單憑和人非常相似的猴頭、猴腦、猴身是不夠的,牠必須要能使用各種方法(七十二變加金箍棒,利用策略請求外援等等)去解決環境中遭遇的各種困境,才是成人之道!換句話說,工具的使用,才是人猴之別的關鍵!

 

日本理研(RIKEN)的腦科學研究中心,在年輕主持人入來篤史(Atsushi Iriki)的領導下,一群研究者針對這個「工具使用為猿到人演化的關鍵」說法,做了一系列獼猴的實驗,觀察到了相當有趣的結果,他們從這些結果中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當然,也會很有爭議)的結論:「就硬體而言,這些獼猴的腦神經擁有所有形成人類智慧的基本部件,但牠們的腦所缺少的就是適切組合這些部件的軟體程式,因此,空有零散的機件,卻無法整合出類似人類的智慧!」那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上,如何去得到那個關鍵的整合程式呢?日本研究群的答案是:「人類學會利用工具去改變外面的環境,而這個持續性的工具使用,促成腦內各機件的適切組合。」…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81期11月號】

 

 

在中土隨意漫步

撰文╱薛莫
翻譯╱潘震澤

隨機性如何支配了我們的世界?為什麼我們看不出來?

 

假定你參加了美國老牌的電視遊戲節目「來做個交易吧!」在三道關著的門後頭,有一道擺著一輛全新的轎車,另外兩道則各放了一頭山羊。你先選了1號門。曉得三道門後頭都擺了什麼東西的主持人霍爾,讓你看2號門後頭是一頭羊,然後問你要維持原來的選擇,還是換成選3號門?所謂的庶民計數學,亦即人類習於以個案方式思考並專注於小數目測試的天性,會說反正兩道門的機率是50對50,選哪個都一樣。不是嗎?

 

錯了!一開始,你選中的機會是1/3,如今霍爾告訴你兩個錯誤選擇當中的一個,使得你選擇更換的獲勝機率變成了2/3。理由是三道門後頭可能的排列組合為對錯錯、錯對錯、錯錯對。只有在第一種組合,你若選擇更換就輸了,但在第二及第三種組合,選擇更換都會贏。如果你的庶民計數學仍然凌駕你的理性腦之上,不妨來看看有10道門的情況:你選擇了1號門,而霍爾讓你看2號門到9號門後面擺的都是山羊,這會兒你換還是不換?當然要換,因為換了的話,你獲勝的機率會從1/10增加到9/10。這種與直覺相悖的問題會讓人變成數學盲,就算數學家與統計學家亦然,當初莎凡在《漫步》(Parade)雜誌中的專欄回答這個益智問題時,就被數學家與統計學家罵到臭頭。

 

上個月的專欄裡,我介紹了人類古老演化環境的中土(即演化學家道金斯所稱的中間世界)。在那裡,我們的腦子從未演化出處理機率的網絡,因此,我們擁有的庶民直覺並不足以應付現代社會的許多面向。人類這種社會化靈長動物,在舊石器時代的艱苦環境中掙扎求生,演化出共同而重要的庶民直覺,有助於與人相處並建立社交關係,但碰上像賭博這種機率問題,這種直覺就會造成誤導。假設你在玩輪盤賭,一連五次都押中了紅格,那你是應該維持「一路長紅」的氣勢、繼續押紅,還是認為「風水該轉」而改押黑呢?事實上兩者都沒差,因為輪盤並無記憶;然而多數賭徒都犯了「一路長紅(黑)」及「風水該轉」的知名謬誤,而樂的可是賭場主人。…more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8年第81期11月號】

沒有留言: